充分的准备是成功完成演出音响工作的基础。这一阶段需完成多项任务,包括明确演出需求、检查设备状况以及规划传声器布局。
首先,音响师在接到演出任务后,应向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演出目的、节目类型以及是否有彩排等信息。其次,需对所有设备、线材及配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是否能正常使用,并购置无线话筒电池、编号贴纸等必要物件。最后,收集所有音乐伴奏带,并进行排列与分类,对应节目单用贴纸编号,以便现场快速识别和调用。
进入演出场地后,音响团队需根据现场环境进行合理的设备安装与系统搭建。科学的布局是保证音质和安全的前提。
电源的确定首当其冲,必须注意避免与灯光电源共接,以防止信号干扰。总控制台的摆放位置应尽量摆设在舞台前方的一侧,并能听到清楚的扩音信号范围的位置为宜。音箱的摆布方式则需要根据现场观众区的具体空间进行设计,可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线路分布时,务必注意弱电信号线不要与强电信号线走在一起,以免产生电磁干扰影响音质。对所有传声器及其编号进行确认,并规划好在节目单上的位置,安排专人协助管理。
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调试,以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满足演出需求。
确认各设备连接线已正确连接后,检查各设备的推杆、旋钮是否处于正确位置,然后通电,目测各设备电源是否正常。关闭功放音量输出电位器,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信号,将调音台总输出(返听输出)推子推至0dB,信号通道推子推至0dB,调整增益,使调音台输出电平指示灯处于0dB(信号最佳输出状态),并检查调音台、各周边、功放的信号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慢慢开启功放的音量电位器(重复各台功放),检查其对应的音箱是否正常扩音,同时检查各单元是否正常。在观众区与舞台中央检查扩音是否平衡(相位是否正常),同时判断音乐信号声压在观众区与舞台各位置是否足够。此过程中,应对人声信号进行细致调整,确保其圆润、丰满、有层次,富有现场感。不同的音乐与不同的人,会使音质效果产生不同的变化,此时应在调音台上的参量均衡中进行适当的提升与衰减。
彩排是演出前最后的磨合和调整机会,音响师需借此机会确认所有细节,并与演员、舞台监督等充分沟通。
在彩排过程中,音响师需要收集音乐伴奏带,并进行排列与分类。尤其基层演出多属业余演出,节目自导自演,伴奏带种类多,因此,演出前一定要排列好与分类:对应节目单用贴纸编号,将收集到的伴奏带在节目单上登记,并分类。召集音响工作人员,安排分工合作事宜,如负责话筒的安排与电量的检查、负责话筒支架的摆放,节目带的播放等等。询问舞蹈演员,确定出场时是否有“造型”(如:是否先摆好舞蹈造型再放音乐,还是先放音乐演员再出场),这些细节都需详细记录于流程表中。对于演员的特殊要求,也应在节目单中详细记录,并安排某一工作人员进行协助。利用彩排机会,音响师还应最后确认并微调效果器的参数。配合人声音,调整各种独立、混合效果程序,逐个进行试唱试听,记录可以在演出场合使用的程序,确定其信号输入输出量,选定合适的效果,根据现场需要,在演出时可随时从机中调出使用。
正式演出时,音响师需严格按照演出流程(音响)表进行操作,沉着应对,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
下表概述了演出关键阶段的音响工作要点:
演出阶段 | 音响操作内容 | 场面提示 | 传声器编号管理 | 音源位置/备注 |
---|---|---|---|---|
开场前预热 | 提前半小时打开所有设备,进行低分贝预热,检测所有设备及线路。开机顺序:音源 → 调音台 → 周边设备 → 功放(或使用时序器) | 观众入场背景音乐播放 | 确认所有无线麦克风电池电量充足,编号清晰。 | 音源设备(CD机、播放器等)置于控台易操作位置。 |
开场 | 播放开场音乐或垫乐。推起主持人话筒通道,衰减背景音乐通道。根据主持人音量和现场气氛微调电平和混响。 | 主持人上台致辞,介绍演出主题和人员。 | 例如:Mic01 (主持人手持) | 确保主持人话筒开关打开,备用麦克风待命。 |
节目中段 | 紧密跟随节目单,提前准备好下一个节目的音源。操作压限器、均衡器等保护设备和优化音质。维持多支话筒间的音量平衡、人声与音乐信号的平衡。 | 节目表演进行中。根据节目内容可能有互动环节。 | 根据节目单切换至对应演员的传声器编号(如Mic05-民谣吉他, Mic06-小提琴)。关闭未使用的话筒,防止啸叫。 | 不同节目音源(伴奏带、现场乐器拾音)切换准确。注意乐器拾话筒的电平控制。 |
特别表演/高潮 | 可能涉及效果器的特殊应用(如更大混响空间感)、或突然增大的动态范围(注意压限器保护)。 | 演出高潮部分,可能包含合奏或特殊灯光效果配合。 | 所有需使用的麦克风均处于工作状态,检查是否有串扰。 | 确认所有关键音源线路连接稳固。 |
演出结束/终场 | 播放结束音乐或退场音乐。缓慢降低所有通道推子,最后关闭功放。 | 演员谢幕,主持人致谢,演出结束。 | 逐一关闭无线麦克风,收纳并记录。 | -- |
演出过程中,音响师必须密切关注现场情况,出现冷场时,应观察事态发展而应变。如果是演员问题,听从舞台总监的安排;如果是设备故障,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向舞台总监汇报并采取有效的“救场”措施。若发生声反馈啸叫声,应迅速将调音台总音量推子下拉以消除啸叫,找出原因后再逐步推上。所有操作需以保障演出顺利进行为最高原则。
演出结束后,规范的收尾工作对设备维护和未来演出至关重要,同样需要列入流程表。
演出结束、客人离场后,音响师应首先关闭所有设备。关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应为:功放 → 周边设备 → 调音台 → 音源(或直接使用时序器关闭)。让设备散热十五至二十分钟后,再将设备进行封存或遮罩,音响师方可离场。之后,需对演出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演出效果、观众反应等方面的评估,并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提升未来的演出质量。最后,整理和归档演出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例如设备配置清单、调音参数记录(如有保存)等,以备将来参考和使用。
一份详尽且专业的演出流程(音响)表(Procedure of Performance),是连接创意设计与完美现场呈现的桥梁,是音响师执行工作的核心依据。它不仅是操作步骤的清单,更融入了系统设计、声学调整、故障预防和应急处理的专业智慧。严谨遵循流程,注重细节打磨,持续总结优化,方能确保每场演出音响环节的安全、稳定与高质量,最终征服观众的耳朵,为演出增添光彩。
本产品由宇涵智能系统编辑整理。
作为深圳专业音响工程公司 ,我们专注于深圳会议室音响工程公司和深圳舞台灯光音响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公司,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音响解决方案。无论是会议室音响设备系统还是舞台灯光音响工程,我们都能够满足您的需求,提供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全国咨询热线 135-9031-3391
本页面呈现内容源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完成,不能用于任何商业服务,亦不可作为任何信息依据,更无法构成专业建议,我们无法确保所有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仅可供读者参考。 严禁使用和转载或分享此页面内容。本站对该信息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发现内容或图片有误或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13590313391
深圳市福田区华发北路桑达雅苑22B
245931948
245931948@qq.com
深圳市宇涵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扬声器安装图(141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演出流程(音响)表(124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调音台通道清单(477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平面布置图(98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系统原理框图(98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系统接线图(97 次阅读)
扩声系统设计与工程 - 交流哼声(74 次阅读)
关注我们